指导:2025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
“秋分”将至,黄淮海夏玉米进入生育后期、陆续成熟收获,冬小麦全面备种备肥、即将大面积播种。近年来,应对气候变暖、利用光热资源,黄淮海地区推进实施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冬小麦适期晚播防旺长,促进玉米小麦周年高产,取得较好效果。据气象部门预计,9月下旬黄淮海地区气
“秋分”将至,黄淮海夏玉米进入生育后期、陆续成熟收获,冬小麦全面备种备肥、即将大面积播种。近年来,应对气候变暖、利用光热资源,黄淮海地区推进实施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冬小麦适期晚播防旺长,促进玉米小麦周年高产,取得较好效果。据气象部门预计,9月下旬黄淮海地区气
金风送爽,田园飘香。9月20日,一场秋雨过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农业专家齐聚安徽省宿州市美安农场,共同见证“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果——中农大201夏玉米高产攻关技术的现场观摩会。此次活动吸引了皖、豫、
“秋分”将至,黄淮海夏玉米进入生育后期、陆续成熟收获,冬小麦全面备种备肥、即将大面积播种。近年来,应对气候变暖、利用光热资源,黄淮海地区推进实施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冬小麦适期晚播防旺长,促进玉米小麦周年高产,取得较好效果。据气象部门预计,9月下旬黄淮海地区气
收割完小麦种下玉米,即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农民的常规操作。但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玉米周年高产与养分高效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李宗新看来,这种播种方式常常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小麦留茬过高、秸秆处理不到位,导致玉米播种质量和出苗率不高且群体整齐度差;二
近几年,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在秋季都会提醒农民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鼓励适当推迟玉米收获。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用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的重大节本增效实用技术。通过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有非常大的促进作
当前夏玉米正值灌浆期,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专家提醒广大种植户:需重点关注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蛀穗害虫和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等病害,建议加强田间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一喷多促”实现科学防控,为秋粮丰收筑牢安全屏障。
夏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收获期的选择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后续种植安排。科学掌握最佳收获期,是实现夏玉米丰产增效的核心环节之一。以下从判断依据、实操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精准把握夏玉米最佳收获期。
在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夏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周期与秋播作物(如小麦)的种植窗口期紧密衔接。若夏玉米成熟延迟,不仅会导致籽粒脱水慢、品质下降,还会严重挤占秋种时间,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播种质量与产量。因此,通过科学的中后期管理促进夏玉米早熟,成为保障全年农
9月2日,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气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组建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到方官镇、新城镇夏玉米种植核心区开展田间调查。
夏玉米作为我国黄淮海地区及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形成与水分管理密切相关。在玉米整个生育周期中,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养分吸收、运输及植株生理代谢的媒介。实践表明,针对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科学浇好“造墒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是实现高
夏末秋初,田野里的夏玉米渐渐褪去青涩,饱满的果穗在风中微微晃动,这是农民们一年中既期待又纠结的时刻——收获的时机到了吗?近年来,“夏玉米晚收能增产”的说法在农户间广泛流传,有人说晚收十天能多打百斤粮,也有人担心晚了会遭遇风雨导致倒伏、霉变。那么,夏玉米晚收真的
处暑刚过,秋意渐浓,玉米地里“金棒槌”也快到了见分晓的时候。这两天看了下天气预报,白天三十度上下,夜里降到二十四五度,正好是玉米灌浆的大好时机。不少农民朋友最近都在问,今年的夏玉米到底啥时候能收?晚播的玉米还有希望正常成熟吗?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事儿。
夏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晚收增产法是基于夏玉米生长发育规律总结的高效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延迟收获时间,充分挖掘玉米灌浆期的增产潜力,是实现夏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手段。
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在高中低产田选取代表性地块对夏玉米株高、茎粗、果穗长、果穗粗等有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并通过墒情监测、病虫害调查,全面了解夏玉米生长情况。结合当前夏玉米长势和未来天气形势,农业气象人员建议农户特别关注大风、农田渍涝等灾害对玉米的影响;广大农户应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5日讯日前,烟台市牟平区迎来一场暴雨,平均降雨量达到了43毫米,强降水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旱情,为夏玉米生长送来“及时雨”。当地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田间管理,为秋收丰产保驾护航。
今天迎来了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暑天逐渐退去,气温进入显著变化阶段,从各地天气来看,多地气温有明显下降趋势,未来一月都比较凉爽,一般在30度左右,非常适合玉米灌浆,但美中不足的是未来多地还会伴有降雨天气,这种情况玉米需要注意什么?今年夏玉米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超6亿亩,不仅是餐桌上的主食来源,更是饲料、淀粉、乙醇等产业的“当家原料”。眼下正值夏播玉米生长的黄金期,从幼苗破土到籽粒饱满,短短三个多月的生长期里,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像“走钢丝”——苗期控旺不到位,后期容易倒伏;抽
随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样板示范田”建设中,实现了节水30%、节肥20%,一亩增产400斤至600斤的显著成果。见附图。
玉米“叶螨”危害,不同于其它病害,主要识别是2点:一是整体叶片属于“绿色带着黄色”,不是局部;二是翻看叶片背面,直观可见“小红点”或“小黑点”的害虫。
接上期《夏玉米“亩产一吨粮,只用百斤肥”,三大注意(中)》——上两期咱们分别讲了品种选择需要注意什么、“三足鼎立”种植方式需要注意什么,这一期给大家讲讲养分的获取应该注意什么。